李万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文化馆 新疆 沙湾县 832100)
摘 要:世界各国对文化遗的产保护及利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本文就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 虚拟博物馆
前言
随着世界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数字存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潮流。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与建设密不可分。我国运用数字化等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渐渐成为了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数字技术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宝贵文化。但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些许问题有有待解决,正因如此,在我国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技术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数字化技术相互结合,实现了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形势已经被人们广泛认知。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开始使用摄影技术记录文化遗迹信息,但是这些资料很难保存,录像带老化会导致图像复制失真。数字化遗产保护具有高精度、高逼真等特点,使用人工智能、网络宽带等先进技术,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数据信息使用相关的保存手段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展览馆,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发和利用进行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多媒体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国家应建立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受到破坏,面临着濒临消失的窘境,加强对其保护亟不可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数据库,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有效方式。现今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数据库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字化内容和方式手段有限,信息资源匮乏,仍以名录库的建设为主;录入方式相对单一,采用资源堆积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存储,并且对动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入较少,图片库和视频音频资料很少。二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统一的制定科学管理规范和建立资源数据库,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都是各行其是,信息资源孤立,没有形成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存在严重的建设重复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必需要做好数据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保证数据库建设成功后可以有效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国家应该统一建设和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平台。同时地方政府应在对信息资料查询发掘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资源的整体加工、分类后编码,按照统一的标准录入数据库。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一个统一的数据系统,将其分为基层数据库系统和高级数据库平台系统两个部分。在各地方的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装基层数据库,将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按照具体的要求及分类标准输入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中,将数据信息传入到高级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高级端中各地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然后通过网络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传播,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3.地方应该重点建设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得益于明文的发展。首先应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资源保护。由于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保护,在短期内不能进行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下,各地方相关部门应分清缓急轻重,加强对重点内容的保护。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标准规范和检索技术体系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标准规范的具体意义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据库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并且制定统一的数据分类标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繁多,并且在各个省市中都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录。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分类类型相对粗放,远远不能满足数据库的分类标准和检索体系构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分类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确立统一的对资源管理进行管理的理念,科学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及分类的前提下,遵循规范的资源数据库建设体系,构建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制度。要求开发者严格遵循所提供的标准及开发行为统一,保证资源结构属性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
2.制定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标准
数字化保护标准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建设的第二位、从数字化体系标准管理、数字化体系技术标准、专业化标准等各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所有类别、各个环节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仍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划,在地域性目标建设、技术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国家必须要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的建设,以及对该体系标准的制定,确保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章可循。高效的开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规范应该对当前我国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国际数据信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标准的最新规范进行研究,围绕资源的创建、描述、检索、组织等需求,根据不同资源信息属性,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3.建构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检索技术体系
随着各项数据库的建立,用户检索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检索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连接,加强数据库的检索功能。
利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展示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1.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新研发的高新技术,是借助电脑模拟产生虚拟世界,使用视、听、触等感官模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及时的对三度空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建立虚拟现实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效连接关系,实现原物的还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情景再现,让更多人通过这项技术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2.可视化展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
知识的可视化是在计算机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研究领域。开展将数据、信息及资料转化为图形等形式的支持工作,包括数据分析及信息搜索等。可视化通过某些方式实现了对原来数据信息的转化,将数据信息转化为一种可以显示的形式传递给用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使用可视化展示技术,可将有关非物质遗产文化中的知识及信息转变为图形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其内涵,从而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余飞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元数据应用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7.
[2]叶鹏. 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陈少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赵东. 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