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育心,育心养德。本文以华阳中学考察报告为例,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育德育心,育心养德,让德育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接下来小编教育一篇心理教育论文。
一、育德育心———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一)确立德育“心”理念
心理因素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了解其价值观念、气质类型、思维方式等,就必须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学识与行为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因此,德育理念的确立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我校德育“心”理念的确立,源于对“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内涵的不断深化,对“人本关爱”教育思想的实践内化。起初,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师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为了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功”的“人本关爱”教育思想。在动态生成学校教育教学新思想的过程中,他们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积极态度,良好习惯,健全人格,优良品德”为德育理念,将德育目标指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进行方向导航,这就为德育的每个具体过程渗透心理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二)建构德育“心”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常常依赖纪律、规范与制度进行知识灌输,期望将一种主流的、高尚的价值观传递到学生心目中,让其养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严重地忽略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缺乏。故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心育亟待整合。要将心育融入德育,需要建构德育“心”机制。在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我们建立健全了力促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新机制:一是建立了以华阳中学首席专家顾问为指导专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心理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德育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及下属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心理协会和各班心理委员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建立涵盖班主任、年级专职心理教师、年级兼职心理教师等的预警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及时救助。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四是建立学生心理协会,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出版《心育报》,开展心连心活动,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拓展德育“心”内容
学校德育与心理教育各行其道,从而导致德育的方式、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所以,德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年龄、心理。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广泛开展“人本关爱”教育活动。通过“人本关爱、铸造师魂”讨论和交流,将办学理念和师德建设相结合,促进教师知心、懂心,信任学生,理解学生,适度宽容学生;开展“知爱懂爱、感恩关爱”活动,让学生感受关爱,接受关爱,感恩关爱,进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己,关爱生命。2.坚持开展心理教育。在对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各年级心理教育目标,确定各年级心理教育基本内容。3.将心理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将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落实德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三维教学”与“三维学习”实践,创建充满生命灵气与活力的高效课堂。
(四)整合德育“心”课程
针对当前德育中弱化或忽视心理教育,不能有效地将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现象,我校依靠现有2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7名专职心理教师、152名心理课程研修班毕业老师、100多名获得心理咨询C级证书的班主任等心理教育资源,编写《心路导航》校本心理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训练课,以预防不健康心理问题发生;举办班主任心理辅导培训班,使班主任拥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在德育中强化心理教育活动,以克服德育、心理教育两张皮现象;举办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心理教育课程学习班,以高级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心理课程学习班,让教师学习“育心”理论,掌握“育心”方法。
二、育心养德———内化品德,外化行为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内化过程,内化需要知行结合、知情结合、情行结合,这就决定了德育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研究重点应是如何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个人的思想品德,实践路径应是认识、情感、态度、行为以及习惯的培养、润养、习养和修养。
(一)心理教育:培养心与德
德育要想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就必须遵循心理学的原则:教师不仅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情绪、思维、价值判断等心理活动,还应把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及其敏感性。因此,学校德育应以学生心理教育为基础。学校从了解学生心理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主题班会、“5•25”心理教育宣传等活动,同时辅之以适应性教育和反思性学习,多方面进行渗透心育的德育尝试。通过心理沟通、心灵碰撞、心理体验等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增强学习的适应力和心理调适力。
(二)“四情”教育:习养情与行德育
仅在道德知识的宣讲、道德原理的阐述、道德行为的养成上,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是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缺乏情感体验,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就缺乏内化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忽视能力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就会受阻,进而会导致学生形成说一套做一套,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重人格”。将情感教育与养成教育结合,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以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和国庆节、教师节等现代节日为载体,开展以“体验亲情,回报关爱”的亲子情、“体验友情,学会关爱”的友伴情、“尊师爱师,引导关爱”的师生情、“走向社会,奉献爱心”的祖国情为主线的“四情”教育,让学生在体验中知情、懂情、移情,内化为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化为道德行为。由于这些德育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取的是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德育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中,学会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调节不良的价值观,并逐步养成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十心”教育:润养心与德
要使一个人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或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一个心理转化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这种变化过程有接受、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心理活动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往往非常重视道德认识的重要作用,而忽略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实际上,青少年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行为表现都有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德育活动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多种教育过程中,要有所侧重。据此他们遴选传统文化中忠心、爱心、孝心、诚心、信心、雄心、恒心、勤心、专心、虚心等十个方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提出了“十心”教育理论,编写并出版《“十心”教育》校本教材,建设“十心”文化走廊,花园草坪放置“十心”石刻,楼梯楼道悬挂“十心”名人名言,教室、寝室布置融入“十心”元素。由于这些文化现象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着的,因此,它在给学生以亲切向上感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这种优美而又充满热情的校园环境中,自觉地认同和接受学校文化。
(四)自主教育:修养德与性
一个人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基础则是从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接纳,然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并外化为具体行为。从个体来讲,就是要充分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使其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从而为道德生长培育一块优良的土壤。从集体、组织和社会角度讲,那就是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的社会心态。由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构成基本内容的自主教育,为德性修养的良好期望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学生个体诊断反思,内化提升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在课堂学习中,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在育心养德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能强化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养成自主教育能力,使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如设立校长、副校长、主任、班主任等各级学生助理,班级小组互助学习等途径,使学生在接受管理、学会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提升思想道德的自我修养能力,进而实现育心育德目标。故而,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通过育心,既能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为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总之,德育必须唤醒学生的人性,才能更好地滋养学生的德性。他们通过近几年育德育心、育心养德实践尝试,逐步形成“育人先育德,育德必育心,育心以养德,养德以成性”的德育工作思路,初步构建起走进学生心灵的特色德育模式,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阅读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一份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理学学术刊物。于2010年正式改为双月刊,每年6期,单月1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