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建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房屋建筑质量。后浇带施工技術的应用,解决了房屋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造成的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本文是笔者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体会,简要介绍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相关优点,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具体应用进行阐述,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建筑结构学报》本刊宗旨在报道和交流建筑结构领域中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本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趋势,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建筑结构、抗震防振、地基基础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最新进展动态,为我国建筑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服务。
前言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的质量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施工技术,与房屋建筑质量安全息息相关,它的应用能够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安全,从而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保障。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值得相关人士深入研究。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点
后浇带是在结构的相应位置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是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建筑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有害裂缝,使房屋性能得以提升,从而保证房屋质量。其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体现:
(1)提升结构抗风险性能,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处于自然环境之下,结构会接触到许多外在因素,如温度的突变、气候以及水分等,而这些都会为混凝土的使用带来影响,使混凝土自身性能不能得到良好发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风险性能,从而使建筑结构更为稳定。
(2)避免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是房屋建筑中多发性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建筑地基受力不均,在承受上部结构对其施加的作用力时,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另外,地质条件影响着建筑物沉降情况,由于各个建筑物之间存在差异,其结构受力也存在不同,导致相邻建筑地基承载能力不同,容易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能够使其主要结构收到破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预防,可能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房屋坍塌现象。而后浇带技术能有效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进行建筑结构施工时,后浇带暂时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在温度影响下构建进行内部收缩,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混凝土灌缝,将各个单体房屋建筑连成整体,使地基所受重力达到平衡,避免出现受力不均现象,从而避免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通过将各个建筑物地基受力情况进行改善,使建筑物之间的出现裂缝情况消失,保证建筑物沉降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使地基稳定、房屋结构安全。
(3)减小热胀冷缩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温度较高时建筑物会发生膨胀现象,低温时则会相应的发生收缩,建筑结构很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温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更大。因为温度的原因,建筑结构很可能还会产生裂缝,这就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很难得以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能有效减小热胀冷缩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对建筑物在温度下的影响进行考虑,进行温度应力计算,根据建筑物结构稳定性要求,设计建筑物间的密集程度,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合理设置后浇带的施工位置
在未进行后浇带施工的房屋中,在建筑结构变形应力的作用下,会使房屋建筑产生裂缝。为了避免房屋后期产生裂缝,会运用到后浇带平直断面缝技术,这一技术对后浇带平直断面与混凝土有相应的要求,该要求是两者结构必须保持一致,其重点就在于后浇带的位置。大多数施工会在反弯点位置设置后浇带,目的是为了减小应力作用,不会由于弯矩与剪力过大使构件本身压力受到影响,在进行后浇带位置选择时,应该将剪力墙中间位置排除,其原因是剪力墙中间位置的弯矩与剪力较大,会对后浇带施工的展开带来影响。
2.2合理选择后浇带间距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要与实际的规范以及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后浇带间距的合理选择,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以及预留空间进行预留置的设计。在大多数建筑物中,后浇带的间距一般在40cm以内,结合相应外在因素,其最小间距也不应小于30cm,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后浇带的间距才处于合理范围,能够使后浇带施工顺利展开。
2.3合理选择后浇带断面形式
在进行后浇带技术施工时,后浇带断面形式选择很重要,要保证后浇带和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断面形式,否则就会对房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房屋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房屋建造行业发展。在房屋建造中,通常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有以下几种:企口缝、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X形缝等。后浇带的断面形式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墙和板的长度进行,一般规定:若采用阶梯缝断面形式,墙和板的长度在30cm~60cm中间,当长度在30cm以下时,则采用平直缝断面形式,当其长度在60cm以上时,则会采用企口缝断面形式。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应用
混凝土施工作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一部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时,应注意建筑时间的合理选择,并且注意施工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混凝土建筑有相应的时间规定,是在后浇带四周混凝土施工两个月后,进行浇筑施工。对于沉降后浇带施工,其施工时间则是在建筑主体结构顶板混凝土浇筑之后,具体时间要超过两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建筑的实际沉降值必须在标准范围内,并且在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时,地下施工缝隙要进行良好处理,同时在后浇带的两侧放置钢板网,将其与其他部分进行隔断。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对温度要求不高,对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对温度要求较高,在合理的施工温度中施工,能够提升后浇带构件的性能。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使后浇带结构的整体性得到保证,应运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浇筑方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振捣器与模板间的距离,避免在振捣过程中导致水泥浆大量流失,通常情况下50与70的振捣器与模板间距不同,前者距离为40cm最佳,后者距离为50cm最佳。要注意对接缝的处理,在加固钢筋之前,要将浮浆与松散的混凝土进行清理,这样才能使钢筋结构的强度的到提升。并且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湿润养护时间,一般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在有外加剂的情况下,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3.2后浇带钢筋施工的应用
钢筋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后浇带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钢筋不能轻易进行选择,如果梁筋与墙柱筋直径大于16时,其连接方式应该采用直螺纹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钢筋间接方式不同,还包括搭接与焊接等,有需要时还应架设附加钢筋,增强结构稳定性。
3.3后浇带模板施工的应用
模板的预设目的是保证后浇带结构的稳定性,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模板预设过程中要谨慎,应与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方案相结合,在进行钢丝网模板设置时,对钢丝网的选择要符合实际的需求,对实际的网格大小、钢丝的粗细合理进行选择。后浇带模板施工主要包括量方面:基础底板以及顶梁板的模板施工。两者使用的底板不同,前者是混凝土与快易收口网结合形成的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其主要特点是能够是结构拥有较大的抗剪力和粘力,快易收口网的使用,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不产生裂缝。后者模板是采用竹胶板进行,同时将钢管和木方龙骨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共同形成的顶板梁后浇带模板。在进行模板施工是要注意施工缝的预留,使用海面封条能够有效防止漏浆问题的发生,设置位置应在模板与混凝土面接缝处。在进行拆模时,不允许留任何空白以及任何死角,并要在表面涂刷一层混凝土养护液,做好后浇带结构保护工作。
4总结
总之,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技术,它的应用能够使房屋更为安全。后浇带施工技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对建筑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还较少了热胀冷缩对建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值得相关人员重点研究,熟悉相应的应用要点,以及使用中的具体技术流程,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提升,进而提高我国房屋建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