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教的普遍化,我国高校音乐院系声乐教育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从办学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与之配套的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声乐天赋及能力并不是很强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声乐教师更应当注重自身素养,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总结高校声乐教师的基本修养及职业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高校声乐教师素养的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一、声乐教师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声音,是人们心灵的声音,其中音乐又以人声更为直接,因为其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而单纯依靠人体本身发声,无太大的地域、时间、环境等限制,人们可以三五成群、可以独自一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即兴演唱,因此声乐不论是情感的表现力还是实用性都高于其他语言形式,歌唱同时还有着极强的群众性基础,因此是一种大众化、广泛化的艺术形式。高校声乐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嗓音技巧去掌握歌唱技术,并且教学生理解好、处理好、表现好各种作品,声乐教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歌唱艺术家的人生导师,也是歌唱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是推广歌唱艺术的基础力量,也是歌唱艺术发展的原动力。一般学生只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同时掌握一定的唱法,搭配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将歌曲唱得更加自然,且更能表现自我及作品本身的情感,而声乐教育的作用便是最大限度的开发人声潜力,逐渐提高人们的歌唱水平,更多程度上实现人声音乐的社会价值。
二、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职业素养,顾名思义,是一种更为基础的素养,是声乐老师乃至老师从业的基本资质,也是从事教师工作的人群的基本素质。因声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声乐教学一般都是直感教学,声乐教师的自我表现力及教学能力对课程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声乐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歌唱能力与丰富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当有良好的自我素质。笔者认为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要有思想道德修养
高校声乐教师应当忠实于教育事业,同时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时事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同时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要有责任性,工作中要精益求精,思想上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不断学习。另外,声乐演唱一般需要很强的天赋,而声乐教师的目的便是寻找、发现、扩大这种天赋,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这就需要高校声乐教师时时对工作保持热情,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应对教学的压力。
2.要有教育科学素养
作为声乐教学的主导者,声乐教师除了要有基本的本专业知识功底外,还需要对教育相关的科学知识非常了解,且具备分析研究教学规律与教学原理的能力。声乐教师应当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学以致用,将自己的基本的教学科学素养与声乐教学相结合,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离不开基本教育科学素养的支撑,且因声乐教学的体系性较弱,发展较晚,这就需要声乐教师积极探究教育科学的知识,积极学以致用,推进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深入。
3.要有基本的文化艺术修养
声乐教学的内容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本身歌唱的技巧有限,且根据不同的嗓音条件有着不同的技巧,但是所有的歌曲都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完成的,有着深厚的时代与地域烙印,因此在传授学生基本技巧的同时让她们了解歌曲同样是教学的重点。声乐教师应当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当有着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指导学生名曲及歌剧选曲的演唱中幼儿优于,还能不断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及艺术实践能力。
4.要有本专业教学能力修养
声乐教师具备本专业的教学能力看似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但是这是声乐教师更需要提高,并不断提高的能力,当今的声乐教师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本专业的教学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系统化明显不足,且水准参差不齐。声乐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独特的特点与规律,且形成了一套较为特殊的教学方法、形式与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声乐教师应当学会掌握声乐教学的技术、理论,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声乐教师不仅需要了解自身声种教学外,还应当对其他的声种教学熟练把握,比如教民族歌曲演唱的,除了需要熟练掌握民歌、戏曲、说唱等的基础知识及发声技巧,同时也要熟练美声及通俗唱法。歌唱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且不同声种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发声技巧也有一定的贯通性,且可以相互借鉴,因此声乐教师有必要通晓多种声种演唱及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声乐教学中游刃有余。
5.要正确对待每个学生
声乐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自身天赋的影响,有些学生仅仅及轻微点拨,便可以获得极大提高,但是这种学生数量很少,大部分学生对声乐演唱的概念比较模糊,且生活发声习惯很强,另外,每个学生所反映出的问题也会不同,因此声乐教师应当针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这就要求声乐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及教学方法,还需要有着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有着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可以针对学生不同个人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问题,找到他们的发光点,并且更大程度的扩大,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找到每个学生的声音天赋,并且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与表现力。
三、声乐教师素养提高策略
社会的发展,大学的不断扩招等都为声乐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声乐教师需要积极顺应发展的需要,积极改善自身条件,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能力。
1.注重科学教学体系的塑造
声乐课堂教学是一门从理论到到实践,从课堂教学到艺术表现的综合学科,因此有着其独特的完整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的实施既要侧重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又要对发声技术进行严格的训练;既要注重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汲取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既要搞好平时的教学,又要重视教育实习前的指导,安排实习生参加观摩教学。可见声乐课堂教学体系相比于其他常规课程更加系统,更加繁杂,且质量要求更高。当今国内的声乐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导致声乐教师的职业素质无法得到展现,同时也无法顺利提高,因此有必要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为声乐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环境。
2.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教师所具备的学识必须要比他传授的知识广泛的多,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指导,但是很难将自己的发声技巧传授给其他人,这便是歌唱家与歌唱教育家的区别。语言学家能够解释我们发声的原理,并无法指导我们如果控制自己的发声;歌唱家能控制自己的发声,但是不懂得发声原理,无法讲解发声技巧;而教师则是需要具备发声技巧的基础上,根据发声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将这种发声技巧理论化。歌唱教育家强调的是教育,也就是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而且有着其独特的教学策略,通过言传身教、观察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展示声乐演唱的技巧的同时找到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纠正问题,最终掌握歌唱技法。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一方法根本无法达到效果,因此需要声乐教师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方法,并且借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
3.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为声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声乐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上好音乐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多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如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教学生学会唱歌,更要在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挖掘一切人文因素,找到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情趣,从而利用手头一切资源去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他们的品德,完善他们的人格。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建立在教师人文修养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且应当注重人文素质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促进他们的能力健康、和谐的提升。
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声乐表演是一种无实物表演,需要单纯依靠歌唱者的发声技巧去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因此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活的创造力是歌唱家不和或缺的基本素质,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果歌唱者缺乏必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则歌曲的演唱将成为单纯的一种技巧呈现,成为没有生命的词曲,只有在歌唱中融入丰富的感情,才能在演唱中为歌曲注入新的生命力,不同人的对歌曲有着不同的想想与创新,则演唱同一首歌曲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与效果。声乐教师应当深入了解东西方声乐文化,把握当代声乐艺术的传承、影响、融合与变化,并且在教学中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创作宗旨、创作动机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能力,注重他们创新思维的扩展,努力培养更多的灵魂歌者。
四、结语
声乐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依靠坚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演唱经验、长久的教学总结等逐渐形成,当今声乐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层次不齐,且整体偏低,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多从个人角度分析问题,总结提成策略,而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得过且过,应当以培养优秀的歌唱家为己任,为声乐演唱教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清元.浅析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18).
[2]林梅.论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J].艺术百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