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探究

  行政管理在高校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各方面的工作成效,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基于此,应从制度建设的层面着手,健全人才准入制度,引进尖端的行政管理人才;改进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制,让行政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才能;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实施量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以广大高校管理者、研究者、决策者及教育管理专业教师、学生为读者对象,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学术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自由,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宽松环境。

  当前,不断完善的高等教育后勤体系为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然而理性分析现阶段的高校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高校行政管理层面仍存在着较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限制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当前面临的问题也较多,如资金投入不足、专业型管理人才缺失等,需要高校以人才管理和精确定位为基础,采取科学和规范的管理策略,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

  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辅相成,因此,高校的内部事务可化分为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与之相对应,高校的管理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而又有关联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高校是知识的殿堂,“学术性是大学的灵魂”,学术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学术管理的主体包括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学术管理的客体是学术事务,包括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学位授予以及就业、招生等事务。高校具有学术属性的同时,还具有行政属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层制结构,具有自己的行政体系。高校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和行政机构,其客体是行政事务,主要涉及人事、组织、宣传、基建、后勤等事务。

  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加强高校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就本质而言,义务教育、精英型教育、成人教育等管理模式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尤其是前者多以实用性教育为核心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则不同,其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随着国家高校体制建设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开放程度也日益提高。面对全球化趋势与严峻的市场挑战,高校应充分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并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人才资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行政管理为支撑,只有做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方可为高校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提供内驱力。

  三、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人才准入制度,行政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偏低

  高校行政管理属于一项集实践操作与技术操作为一体的工作。近年来,高校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应掌握行政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从事过管理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然而当前一些管理人员并不熟悉校内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和工作环境,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比较低。一些高校引入人才时往往会将人才家属纳入编制,这些家属由于岗位安排的问题最终被纳入校内的行政管理人员中,但由于受学历、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价值,难以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行政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随着行政管理改革的推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逐渐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发展为全方位多功能管理,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与质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对员工因素的重视,没有构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奖惩机制,对员工的表现未能给出公开公正的奖惩处理,难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至于员工缺乏上进心,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质量有待提高。从行政管理方式上来看,高校行政管理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如在校内环境中对于教师工作成效的考核机制大多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考核机制无法真正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且一些制度安排没有进行人员职责说明,一旦出现问题则存在责任推诿等现象。从管理观念上来分析,大部分员工的管理工作需要由上级来安排,需要以命令或任务的方式下达才会得到执行,员工的惰性十分严重,工作效率低下。

  四、基于制度建设的高校行政管理策略

  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应加强制度建设,依托制度优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积极吸纳优秀管理人才,构建完善的辅助机制,切实解决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从制度层面出发,应重点思考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现实路径。

  1.健全人才准入制度,引进尖端的行政管理人才

  在高校行政管理领域,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都来自基层,其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是在日常工作经验中形成的,而且是以工作经验为基础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偏低,没有掌握新型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较为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托工作经验的行政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各种要求。基于此,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的问题,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准入机制,以此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应以人才退出机制为辅助,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依据其表现决定去留。发挥机制优势,能够激发高校行政管理的活力,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2.完善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制,让行政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才能

  公立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在院校管理层面需要受到行政体制的约束,因此,应结合院校实际,打破传统的单一制行政管理模式,引入管理责任制和服务责任制,以企业管理和服务模式为参考,切实将行政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此外,要适当下放行政管理权力,依据管理人员个人特长合理安排管理岗位,使管理人员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个人发展与高校发展的契合度。

  3.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实施量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有章可循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依托制度优势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为此,在院校内部应针对管理人员设置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办公制度等。还应结合管理人员的工作特征,设置绩效考核制度,确保绩效考核所采取的评价指标具有代表性与科学性,并将制度落实程度纳入到个人考核内容之中,与绩效联系在一起。在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面向所有行政管理人员征集相关意见,以确保制度本身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环节的信息沟通问题,如管理高层向基层传递信息需要经过多个层级,而基层向管理层传递信息也同样需要经过多个层级,导致信息传递效率较低,难以发挥信息的时效性。基于此,应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分别设置问题调查部门、意见收集部门、服务监督部门与政策编制部门等,对每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利给予明确的界定,并构建监督机制,以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此外,在管理方法上,应引入信息化管理与量化管理方式,结合院校发展实际与时代发展特征,不断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每一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都能拿出一份严谨与认真,使教育管理工作得以完善,行政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雯.试论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产业报,2012(22).

  [2]李龙,陈注.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理论,2011(01).

  [3]张笑雨.高校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新视点教育探究,2013(03).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