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高校英语文学教学策略

  英语文学作为一门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的高级运用形式,认识到语言作为交流与沟通的符号,是以文化传播为己任的。我国高校的英语文学教学一直都在探索科学适宜的教学模式,试图实现创新与发展。基于跨文化视角,探讨我国高校的英语文学教学及其模式的运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文学教学应基于跨文化视角展开,让学生通过英语文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西方文学,学会探究英语文学的文化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月刊)创刊于1991年,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刊。本刊刊名由清华大学胡东成教授题字。2001年获正式刊号,对外公开发行之际,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率先为本刊题词:“开展教育技术研究,促进教育现代化”。

  世界已经进入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跨文化交流无限畅通的新时代。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要求我们要基于多元文化视角来审视与探讨问题,意味着我们要突破文化的羁绊,取长补短,互勉共行。高校英语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历经多年,该专业一直都在探讨适宜的教学模式,并力求有所创新,与时俱进。跨文化既是英语文学教学的立足点,也是英语文学教学的目标要求。

  一、高校英语文学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基于跨文化视角探讨我国高校的英语文学教学,我们会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文学学科地位不明确

  英语文学是传递英语文化的重要媒介,学生通过英语文学课程的学习,发现英语语言的文学美与文化性。然而,一些高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将英语文学课程改为英美文学课程,削弱了英语文学的语言性和文化性,侧重于英语文学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这是英语文学教学功利化、政治化的表现。英语文学教学学科地位不明确,就无法发挥其文化传递的功能,无法将英语语言所依赖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化、宗教等文化属性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出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喜欢运用商业投资与市场发展的视角,对于英语文学来讲,如果学科目的单纯地定位于语言文化感知与文化传递上,会受到教育市场的排挤,会被边缘化,由此导致英语文学学科有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

  2.英语文学教材过于陈旧,与时代发展不协调

  当前,很多高校所使用的英语文学教材主要有“新编”“新新编”英美文学选读和英语诗歌选读等。这些于近期出版发行的教材毫无“新”意,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容。例如:《英国文学选读》的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文学发展的所有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品,教材的编写似乎要向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英语文学发展史,囊括各个文学发展时期的精品。殊不知,将各个时期的文化精品胡乱地堆砌到一起,不仅无法展现英语文学的瑰丽灿烂,反而使英语文学显得支离破碎。英语文学教材的编撰应综合考虑文化传播、文学发展、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成熟度以及时代特征等因素。整个教材选用的文学经典应该是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这种堆砌式的教材内容组织手法不仅丧失了英语文学的文化性、时代性,还使英语文学缩版为英语文学史,历史蕴味过于浓厚,抹杀了本应属于英语文学的精彩。

  3.对于英文文化不了解

  对英文文化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于颜色的理解不同:白色,在中国代表着死亡,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则代表着权力,而权力在中国以黄色为基础。所以对他国的文化要有所理解,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在学习时不至于被不同的文化所误导。

  如上所述,英语文学学科地位的边缘化导致其文化传播作用被削弱。基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英语文学学科地位,它应该是被推崇的、被明确的、被支持的,完全立足于文化传播的主体地位之上,凭借其在英语文化传播上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地位不应被排挤,其学科设置也不应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色彩。

  二、高校英语文学教学策略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形式。世界各种语言文学形式都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它应该被人们共享,而不应与物质财富产生特定的关系,成为换取物质财富的“奴役”。同样,英语文学教材过于陈旧,组织不合理会阻碍文化传播目标的实现。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泛起文学的方舟是为了能够前行于文化的海洋之上。如果选用的文学作品不科学、不合理、不适宜,就无法保证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领略英语文化的炫丽之处,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热爱之情,无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研究以英语文化为基石的英语文学作品。正是由于英语文学教学模式中存在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应尝试进行改革,寻找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学教学策略。

  1.突出“文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文学教学被边缘化,值得我们反思。当文学被赶出语言教学体系,或者说,文学被语言教学排挤,是不正常的教学现象,这是由于脱离了“文学”的语言教学将沦落为语言工具说明,不再具备语言的“灵魂”,长期下去,语言教学也会自取灭亡。明确英语文学的地位,就不应使英语文学教学屈从于千变万化的教育市场,不能迁就于错误的教育导向,应坚持英语专业发展的学科根基,站稳“文学”的脚跟。明确英语文学教学地位,还要基于跨文化的视角来探讨英语文学教学,不脱离文化传播目的,不偏离文化传播需求,一线教师更应充分运用教育技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起来,让学生回归英语文学学习是为了了解英语文化的本位需求。

  2.编撰科学合理的英语文学教材

  英语文学教材不应该成为英语文学发展简史,而是应该以文学为主线,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文学性、美学性与整体性。教学文本既可以是长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还可以将经典的戏剧片段、电影片段纳入其中,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选材范围也不必只局限于英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不再让学生认为英语文学中是英美国家的财富。同时,避开那些年代过于久远,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特征相差甚远的文学作品,可以选择当代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用英语撰写的文学佳作。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英语文学创作者,在纯熟的运用英语语言的基础上,更将多元化的思想渗透到文学作品之中,使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得到外延与拓展。英语文学的选材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学生的兴趣也应该是被积极的引导与转化的,不要让学生成为多元文化的追逐者,而是要成为多元文化的传播者。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文化认同度

  英语文学体现出来的是英语语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教师应拓展自身的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化储备,从语言、文化与交际三个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心应手地将英语语言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需要以课程地位明确与教材编写科学为前提,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也应对课程地位的确定与教材编写工作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课程地位进一步明确,对教材的科学化编写产生促进作用。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英语文学教学工作,不仅承载着让学生感知英语文学魅力的责任,更肩负着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感知力的重任。因此,在未来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审时度势,基于文化传播的高度来理智地组织英语文学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英语专业水平和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安格尔,詹姆斯.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品论,2008(04).

  [2]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Ⅱ)[J].外语研究,2002(06).

  [3]邓中天.英语文学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英语文学教学与批评的关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黄健,王东莉.文学与人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