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正得到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小到公司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大到政治军事上的战略层次的计算机应用,都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支持。然而数据库的应用有着一大重要前提,即数据库的安全性。没有了安全性,数据库的泄密与资源损失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计算机科学》主要栏目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图形图像处理等。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生产人员。我们坚持“双百”方针,活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术气氛,重点报导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为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立于世界之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奋斗矢志不渝。
目前,在我国的各大行业,计算机相关技术已然成为了行业所依赖的重要技术渠道。进入21 世纪,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计算机、云数据、数据库等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进入了全新领域。作为当下数据资源管理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计算机数据库自其发展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历史。在国家、军事、商业等领域对计算机数据库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的环境下,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由于可能涉及到企业、军事的核心机密,故数据库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众多领域的机密安全问题。本文就笔者观点,对数据库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从几大方面展开对计算机数据库安全防范技术的有关探讨。
一、计算机数据库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
(一)对数据资源安全性的意义
数据库作为海量数据资源以及系统信息的存储环境,其稳定运营的前提即是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当下,多数企业由于便捷性以及稳定性的考虑,而将数据库作为数据整理和保存的首要途径。政府企业的使用,使得数据库中储存的信息包含了机密文件以及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数据库安全防范是否足够严格,直接关系着重要信息资源是否会存在丢失或泄露。如果出现数据信息丢失,对企业的运营以及资源的供给将会造成瘫痪等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出现数据信息泄露,则会导致企业生存受到威胁;如果数据信息泄露出现在政治军事等重要领域,则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计算机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到严密的安全防范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对企业及个人网络安全性的意义
企业网站作为企业在互联网中的门户所在,其所包含的信息资源对大众的认知以及内部员工的使用操作提供着一定的引导与便捷性。当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计算机使用的简易使得计算机的使用受众不断加大。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不断增多,计算机用户对软件的使用也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不断的访问。数据库的安全性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及企业的内部信息造成泄露,或正在使用的软件出现瘫痪等问题。此时需要对数据库的信息安全作出保障,降低数据库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对用户个人的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性做出保证。
(三)计算机数据库安全防范对降低企业经济损失的意义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建设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信息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数据库遭受攻击时,容易产生两方面的不良后果。首先是数据库受损后恢复至原始状态的直接损失,数据库由于其内含有海量信息资源,因此做好企业数据库的相关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企业损失;同样的,由于安全问题而导致的间接损失也会导致较为不良的后果,例如,某一企业的企业数据流失会间接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泄露与经济损失,企业的数据泄露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被窃取等。
二、防范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的多种措施
根据分析可知,计算机数据库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对企业、个人甚至国家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防护网络,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便是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意义所在。现就我国当前主流计算机数据库安全防护技术加以一一简介。
(一)搭建应用系统框架,利用新型三层架构
传统的计算机仅仅存在着两层架构。计算机———服务器这一传统架构,虽在体系上较为简洁高效,但由于两层架构的系统缺乏对信息来源的分析与辨别能力,缺乏对命令来源的辨析与分类。因此如若命令来源遭遇截断或篡改,计算机轻易的就会执行来源不明的命令甚至错误命令,极易遭受攻击。因此,为了解决计算机架构层次的安全问题,现有的有效手段即是将传统的双层架构进行改进,将计算机与服务器之间增加一个业务层,对服务器上的信息与命令进行接收、分类并确认其来源安全后再对计算机进行再发送。且业务层的出现为计算机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了简要的归类与分析,减轻了计算机负担的同时增强了架构整体的安全性。业务层同样可以对执行的数据权限加以操控,服务器与计算机无法进行直接的数据交流,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计算机数据库中信息的安全域,防止了计算机遭遇攻击的绝大多数途径。
(二)合理选择编程语言
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即是人机沟通的根本前提。当下在计算机数据库的编程语言选择中,主要的语种是PHP 与NET两种面向网络的编程语言。其存在着简便与直观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低门槛与低安全性的弊端。相对于前两者,JAVA 类的编程语言其在网站的构架中安全性更高。由于编程语言各自存在着不同的特性,且在网站的构架中其方法不同,JAVA类编程语言更适合于普通网站的构架。因而当下大多数门户网站依旧在采用JAVA 类编程语言进行网站编译,其安全性较为可靠。
(三)加强防火墙构建
作为计算机数据库与服务器、互联网等的最终连接端,计算机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目前以系统防火墙为主。设置系统防火墙也是现今最为普遍的一种针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技术。防火墙作为以计算机系统为受众的过滤类系统工具,其保证了计算机在连接网络之前会先通过防火墙的过滤,才能实现对服务器命令的访问以及进入目标数据库等操作。在当下的防火墙技术中,主要存在着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两大分支。虽有软硬件之分,但二者在功能上并无区别,都是通过对计算机数据库以外的外部信息进行分析与辨别,将信息经审核后再流入数据库进行执行等操作,进而达到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审核来实现对计算机数据库内部进行安全防范的目的。
(四)应用入侵和协同入侵检测技术
由于现今计算机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都是以入侵的手段进行的,因此要想对计算机数据库中现有的技术漏洞进行检测,就需要使用相同的手段进行检测,即入侵技术。通过入侵技术,数据库中存在的已有漏洞得以被更直观的发现,且通过入侵检测能够对防止遭受该类型的攻击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针对网络信息不断发展而开发出的入侵检测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防火墙。入侵技术在防范的同时还能够对数据库现有情况进行归纳与汇总,对已有的安全漏洞进行记忆。当有攻击或病毒无法被系统防火墙所识别,即将对数据库造成直接影响时,入侵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对病毒特性和类型在已有记忆库中进行搜索,及时的发现并制止入侵行为。然而不同于病毒,人为攻击往往存在着多种数据类型攻击或协同入侵等情况,这就需要与病毒相对的协同入侵检测技术。协同入侵检测相对于入侵检测,其在检测面上具有更大的广度,具备更细致的分析能力以及更大的类比域。由于协同入侵在一般的检测条件下无法被发觉,因此协同入侵检测在此类情况下更加有效。
(五)对计算机数据库数据进行加密
作为几种安全防范技术中最为简要的一种,对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操作无疑最为直观。数据库无论是对数据的访问、执行数据操作、增加减少数据都需要进行加密的权限授予。不具备访问权限的用户将无法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在这一情况下,设置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员,对于计算机数据库权限的设置,只有管理员能够进行操作。但是由于访问权限对于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防范能力十分有限,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素养的人士还是能够对权限这一关口进行轻易地突破,因此在除了计算机管理权限以外的手段中还可以采用数据加密的措施。例如设置MD5 或SHA 类型的密码,同样可以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更有效的防护。
综上所述,当下对于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防范已经达成了相对的共识。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及技术支持。为了避免由于数据泄露、丢失等因素造成的个人或集体损失,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备份、体系的重新架构等手段需要在今后的数据库日常维护中得到更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