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

煤化工产业中环境管理新条例

  文章是一篇环境类论文,主要对现在煤化工产业中环境资源改革和管理建设方针的介绍等等。本文选自:《环境保护科学》,《环境保护科学》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

环境保护科学杂志投稿论文

  摘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势头。笔者预料煤化工的“潮涌”将受到环境与资源因素的制约,必将发生严重的产能过剩,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环境资源,环境治理,环境要求,环境论文

  一、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重心东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对我国化学工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但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化工产业内在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持续增长,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化学工业集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中国煤化工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技术突破,在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下,已经全面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2007年初,陕西衡榆煤化工基地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的DMTO反应一再生循环流化床工艺,拟投资人民币193亿元进行建设。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涌现象”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哪一个产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然而,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做坏帐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而且,即使在现有的产业已经产能大量过剩、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对于一个新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也可能继续发生,这时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发达国家的一个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看法不同,不会有社会共识,所以发达国家不会经常出现“潮涌现象”。

  综上所述,需要重新构建一套适合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探索投资的“潮涌现象”,避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损失,使国民经济取得稳定、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三、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潮涌现象”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价格节节攀升,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2006年2月,神华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油一期100万吨工程已完成30%。山东兖矿集团已投资100亿元,在贵州建设百万吨级煤炭液化基地,还将投入95.26亿元在陕西搞煤制油。2006年5月,民营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一期16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在准噶尔旗奠基;宁夏宁煤集团早前也宣称投资288亿元用于煤制油;陕西则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运作煤制油项目。

  2007年3月21日,华夏银行与云南煤化工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前者将向后者提供40亿元资金支持。同日,福建大拇指实业集团在吉木萨尔县注册大成科技公司,准备斥资30亿元在新疆投资煤化工。而在2006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就紧急叫停煤炭液化项目,并提高准入门槛。尽管如此,各地投资煤化工的热情不仅没有降温,反而随着国际油价的强劲运行出现了“潮涌现象”。

  四、环境与资源因素制约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一)资源因素制约

  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高耗能产业超常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趋缓,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很大。2006年下半年国内煤炭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可能进一步放慢,而煤炭产能增长速度超过煤炭需求的增速,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中占70%。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储量较少,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20亿吨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尚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经济可利用资源量。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为21.1亿吨,同比增长8.2%。2004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6%、35.3%和34.4%。因此,可以说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也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一化工发展将主要立足于煤炭。

  近几年我国能源生产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领域是消费大户。2003年,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量的14.1%、10.0%和7.4%。据了解,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不足、过分依赖煤炭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0%,欧洲的16.8%。发展煤化工必须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作保障,否则就无法撑起煤化工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

  水资源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仓促上马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煤制油品和烯烃项目,不仅投资风险较大,也给产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由于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蓄和配置有许多困难。各地大批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所用水的机井将会越打越深,随着用水由行政调控向市场配置的转变,超定额用水将被层层加价,用水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还可能会面临“水荒”。

  (二)环境因素制约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煤化工是一个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业,其运行周期长、工艺流程多且复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虽然可以回收,但无法回收的部分大多有毒有害,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安全事故。

  虽然固体废弃物在项目审批中,都考虑了综合利用和填埋场,但这里必须指出,填埋场必须考虑防渗措施,一旦污染地下水,将产生严重后果。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要认真对待。在项目论证过程中,可以出示证明,委托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办。这些项目大都处在煤炭主产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一般来讲排污总量已经用完。有没有总量,又是新上项目的进门条件。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