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希望能够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林业和林业多种经营发展模式的发展,总结了林业幼林的技术参考,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依赖于林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幼林抚育技术。造林的目的是为了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例如,减少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恢复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
1我国林业发展概况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木材是林业生产的主要模式,也就是木材的生产是否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自改革开放后,林业发展的路线主要是以木材的生产为主,大量树木被采伐,大片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现阶段,发展生态林业,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环境的资源情况及林地条件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制定发展路线,从而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同时,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多元化林业发展模式
当前,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木材的生产和复原、森林经营等,都需要从全局出发进行深入考量。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生产,这样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满足林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多元化方式是未来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多元化林业发展方式,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获得生态环境效益。多元化发展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运营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元化林业发展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价值,从而推动林业的发展。目前,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必须深入研究林业的各项功能,如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等。同时,根据森林的数量和结构确定详细的发展方案,从而提高林业经营效率。为此,必须要提高相关的技术,从而推动林业的全面发展。
3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幼林抚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幼林成林的问题。由于幼苗的生存能力差,不容易吸收养分,所以需要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来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另外,在进行幼林抚育时,必须改善造林地的土壤等立地条件,从而改善幼林的生产环境。在满足幼苗生长需求的基本条件下,促进幼苗的生长,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4幼林抚育技术
4.1清理杂草与松土
在幼林的抚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松土,并清理土壤中的杂草,以避免杂草争抢幼苗的养分,保证幼苗生长过程中吸收到充足的养分。而疏松土壤,是为了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以提高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从而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1]。
4.2施肥
通常幼苗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差,所以,为了保证土壤中具备充足的营养成分,满足幼苗的生长所需,必须定期施肥。主要是将肥料先倒入沟中进行浸透,然后施肥,之后用薄薄的一层土盖住肥料。
4.3树叶平茬
平茬指的是将幼苗上的树叶摘掉,将所有的养分供给根系,从而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通过平茬可以为幼苗遮阴,保护其生长环境,也可以改善幼苗稀疏的情况,保证幼苗能够充分地接受阳光[2]。
4.4除蘖
除蘖主要指的是不允许幼苗周边的侧芽过多地吸收养分。通常在枝叶处于萌芽时期进行除蘖,从而促进幼苗主干的生长,保证幼苗的生长质量,为后期的树木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3]。
4.5摘除侧芽
摘除侧芽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苗主干的生长。在进行操作时,必须要在侧芽还没有成熟之前将侧芽摘除掉,以免伤害幼苗的其他枝干。而且摘除侧芽不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反而会改善幼苗的生长质量,促使幼苗的枝干长得笔直且壮实[4]。
4.6修剪枝干
修剪枝干,需要根据树木的品种来确定。每种树木的修剪方式不同。一般为了改善幼苗的生长环境,都会对一些枝干进行修剪,以免被病虫侵害,从而保证幼苗吸收充分的养分。但是,修剪力度必须根据树冠来确定,这样才能保证幼苗能够正常生长,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4.7补植
在整个造林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检查所有幼苗的生长情况,如果幼树当年存活率不到80%,必须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补植。4.8间伐造林时需规划合理的栽植密度,不能出现过密的现象。早期密度过大,会影响幼苗吸收养分,也会占据幼苗的生长空间,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随着幼林的生长,需要采取间伐措施。通常间伐时间设定在四五年,可分2次进行。
5结语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情况有待改善。从宏观角度出发,我国可以选择科学合理的造林方式和技术,建立多元化林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莉,朱德丰,薛海龙.幼林抚育技术的应用实践探微[J].山西农经,2015(10):59.
[2]刘子厚.幼林抚育对干旱地区保证苗木成活生长的重要性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10):83.
阅读期刊:水生态学
《水生态学》Journal of Hydroecology(双月刊)曾用刊名:水利渔业;水库渔业,1981年创刊,系水利部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唯一的一种水利渔业技术期刊,主要刊登水利渔业增殖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技术与经济并重、以应用为主,面向广大水产战线科研、推广、教学及生产的水产工作者。本刊欢迎各界积极投稿,积极征订,并欢迎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