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

环境信息系统如何审计

  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研究了环境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然后指出了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其次指出了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意义,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系统审计论文。

中国信息导报

  0 引 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陆续配备了大批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和系统软件,构建了由2 300多个监测站点组成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获取和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环境信息。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加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到污染严重级别,更为人们敲响了加强环境保护的警钟。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大国家环境监管的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信息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环境信息系统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进步,为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信息系统环境下新的审计模式应该不断发展与完善。

  1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

  1.1 信息系统与环境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实现某个系统目标,由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和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用户、运行机制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它主要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4个部分,具有信息性、综合性、复杂性、集成性和演化性等特征。

  环境信息系统是复杂的信息系统,它除了具有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一般认为,环境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的,能够提供各种环境信息服务的人机交互系统,它也是各种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环境遥感信息系统、环境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统称。它的主要功能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为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机构提供基于信息系统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手段,为社会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1.2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信息系统,涉及构成环境信息系统的各个要素。总的来说,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包括如下审计内容。

  1.2.1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由多个子数据库组成。每个子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是指单个或群体以空间位置为参照的数据,包括地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及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拓扑关系)。属性数据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变量或环境特征。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环境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获取数据的主要途径有遥感影像数据和GPS定位数据,将各环节的信息源收集起来,记录下各种格式的环境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环境信息系统的内部数据格式;通过将图像处理和实地采集的数据相结合可以提取土地利用、植被指数等资源环境专题信息。其中非遥感信息源,主要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地貌分区图、土壤类型图、水系图、水文地质图等,通过数字化形成基础图库。统计资料数据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数据等。数据库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1.2.2 环境信息应用系统

  环境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规划、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事故应急等。其中环境管理指的是对所要处理和存储的环境数据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包括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环境监测主要用来提供所需的环境信息;在计算机模型和算法的支持下,环境信息系统完成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规划、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事故应急等各种环境信息处理任务。

  1.2.3 环境信息模拟系统

  环境信息模拟系统主要是指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问题的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模拟,以便实现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和功能。它由多个环境模拟子系统构成,且每个环境模拟子系统以由若干个模拟模型组成,模型库由环境容量模型、环境规划模型、环境评价模型、环境预测模型、环境决策模型、环境生态模型等组成。

  1.2.4 环境信息系统平台

  环境信息系统平台为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开发环境。

  综上所述,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主要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以上4部分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将产生相应的环境信息产品,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日报、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周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这些环境信息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手段。

  2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1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环境信息能力建设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环境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但是距离满足新时期国家环保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在发展与实施过程中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相关的法规和准则不够完善。审计必须依法进行,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也不例外。尽管在审计署2008年出台的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环境审计列为六大重点关注的审计领域之一,但是缺乏关于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准则和规范,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同时,计算机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在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中,环境信息系统本身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留有审计接口,以便通过接口取得被审计单位环境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进行有关的审计处理。 由于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与环境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硬件大量投入和高速发展的状况相比,环境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远远滞后。由于此类问题导致所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低、功能简单、性能差、运行不畅的问题,这些无论是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生态监管等面上工作,还是排污收费、项目审批、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具体工作方面都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开展产生了影响。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是环境保护、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交叉学科。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环境保护、审计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但我国现在还很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胜任的计算机审计人员,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4)相关环境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现在许多审计信息资料与数据储存在各台电脑之中,审计信息资料没有有效地与局域网进行链接,审计数据不能互通,没有实现共享。尤其是在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所造成的条块分割,造成各环保部门之间信息封锁,大量的环境信息资源封闭在单位部门内部;有些环境管理部门分头立项、重复建设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缺乏全面及时、科学分析、动态跟踪能力,因而,无法实现环境信息共享, 很难为环保部门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重大障碍。这种环境信息系统信息无法共享的情形使得有些审计机关的局域网与相关部门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都是孤立的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实现远程审计比较困难,严重地影响了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应用与发展。

  2.2 对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几点建议

  2.2.1 规范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标准

  审计的正确开展有赖于标准的制定。环境信息系统的审计,需要审计师恪守“客观、独立、全面、权威”的职业道德,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照相应的有关环境保护和审计的规定以法定的格式出具审计结论(评价、建议)。同时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统一起来,形成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阅读期刊:中国信息导报

  《中国信息导报》其办刊思想是:立足科技信息产业和科技信息服务业,报道新经济环境下业内的新问题、新经验和新模式;跟踪国内外信息业发展的动向、热点和重大事件,把握信息时代脉搏;面向各级信息机构、图书资料部门以及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信息工作人中。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