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乡村旅游这种新的旅游模式,在经历20多年的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愈来愈被人们所认同推崇,现在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最主要的选择旅游方式之一,同时乡村旅游经济反哺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商机。虽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让人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也正在经历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期,如何让乡村旅游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博山区中郝峪村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探析“创新”手段,在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总结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期对促进乡村旅游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郝峪村基本概况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区池上镇西南部,淄博博山地处鲁中山区,是著名的山水之城,驰名中外的山东第二高峰鲁山就坐落于此,而中郝峪村正地处鲁山主峰之阳,是池上镇较为偏远的一个山村,全村共有89户人家,290口人。中郝峪村依山傍水,天然植被繁茂,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由于中郝峪村处于海拔800米左右,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条件优越宜人,近年来省内外游客慕名到此到消夏避暑是络绎不绝。全村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在从事农家乐的经营项目,其中有5户农家乐还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4星级农家乐的称号。全村的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000元跨越到2014年均人收入24800元,村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近12倍。
中郝峪村积极响应政府所提出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提出“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富裕”的乡村经济发展的理念,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特色绿色经济,以农民稳健致富为发展根本,实现的了乡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的良性发展,中郝峪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成为中郝峪村发展的基本策略,更重要的是它为博山地区乡村旅游品牌的树立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
二、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中郝峪由于地处池上镇的尾部,交通不是特别便利,要想吸引游客到鲁山脚下的小村享受惬意的旅游生活,该村集资了15万元一条便捷的直通小镇的旅游之路,为方便团游、自驾游的游客的到来铺平了道路,正应那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的居住环境,村里又投资50万元,对村民的房屋进行升级改造,对全村60余户无人居住的老宅,村里统一有偿收回,统一改造成度假村。村里的厕所,垃圾由村里统一划片管理,实现垃圾日日清,保持村容整洁,这些基础设施的高标准的改善,都是为了全面提升旅游区的硬件服务质量,在软件服务上,中郝峪村秉承的是游客要求至上的原则,游客来到中郝峪村一切尊重游客的选择需要,村里的游客服务中心都会尽量满足大家的个性化要求。乡村的自然风景资源、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村民的朴素的民风,科学规范的乡村管理共同构筑了中郝峪村旅游资源的主体。中郝峪村目前正通过对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村风民风,生态文明的创新型的发展改革模式的探讨,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生态环境,实现由农业生产为主导向旅游服务业发展的质的跨越。
三、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资源未充分挖掘,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开发不平衡
乡村旅游在开发的前期通常都会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特色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切入点,中郝峪村也没有例外,旅游的模式主要是田园农业、农家乐、回归自然的旅游内容居多,虽然已经的开发了农业观光,绿色农产品采摘,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体验等围绕农业生产为主的旅游项目,但是还不足以吸引那些对乡村民俗文化喜爱的人们的关注,很多人对乡村旅游的体验较为肤浅,虽然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追求与向往,但是缺乏精神需求及乡村民俗文化氛围。从总体上看中郝峪村目前普遍缺乏对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村民文化的梳理与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状态还远远无法达到真正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各种旅游资源对于满足游客的种种不一的心理诉求出现了失衡状态,这样的发展将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二)乡村旅游缺乏科技化营销手段,营销方式单一
中郝峪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初时,农户是呈分散式经营为主的,这种经营没有统一的管理,往往处于一种无序化,因此在营销的手段上每一个农户还基本处于原始的推销商品的阶段,农民自己单独印发一些自家农家乐的简易宣传册或是名片在集市上散发,这样的宣传广度,力度可想而知,基本起不到乡村旅游的宣传效果。而政府虽然认识到宣传策划的意义,但往往资金有限,投入宣传费用较少,仅仅通过报纸、电台进行简单宣传,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信息是单一化的传递,语言也较为模式化,因此游客在了解旅游目的地时比较模糊化,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阶段,游客需要的是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播媒介,了解到旅游地的全面情况,游客希望通过更加高科技宣传媒参与互动的方式了解旅游讯息,但是在乡村旅游的宣传手段中,通过高品格的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并将其用过营销方式打造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广给游客的意识、观念、体系还没有完善,这就需要创新乡村旅游的营销概念与模式。
(三)乡村旅游缺乏科学管理服务体系,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水平较弱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服务体系,没有懂得管理服务的团对为村里的百姓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建设性意见,中郝峪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村里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在食宿费用上的互相压价,严重扰乱了,乡村旅游公平竞争的秩序,而一些农户为了拉到更多的客人不惜做赔本的生意,有时为了拉客人经营户之间还出现的打架现象,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损毁了中郝峪村的旅游声誉,由于没有同一的服务质量的要求,经营农家乐的经营户在菜品的质量、品种、价格方面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经营户由于没有接受过旅游服务的正规培训,在接待游客的礼仪、服务态度方面也无法与规范化、专业化的旅游服务相比较,这些隐性的服务行为都给当地的旅游业的长足发展造成了阻碍。
(四)乡村旅游缺乏独具特色的市场定位、整体规划较弱
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赢得独树一帜的市场地位,准确的市场定位非常重要,在中郝峪村发展旅游的起步阶段,由于对自身旅游资源没有准确的认识,盲目开发了一些不适当地山区旅游的项目,各种旅游资源都摆在游客面前时,使游客反而觉得当地的旅游毫无特色可言,让游客对山区乡村旅游失去的兴趣,再者村中的经营户为了承揽更过的游客,私搭乱建住房,垃圾乱丢,污水横流这都给美丽清洁的村庄带来了环境压力,对乡村旅游布局的统一规划,准确定位乡村旅游的特色,迎合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是镇政府村委,以及当地百姓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中郝峪村乡村旅游业在“创新”中求发展、求突破的发展策略
(一)创新旅游资源的整合方式
中郝峪村所拥有的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是有目共睹的,除了让游客呼吸新鲜的空气,吃到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居住在宁静整洁的乡野别墅之中,享受乡村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外,为了让游客还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村社会浓郁的人文旅游的元素,该村整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比如该村整理了博山地区的年俗文化,食俗文化、居住习俗、与该村相关的民间传说,让到此旅游的客人感受到博山地区丰富的人文资源,根据乡村旅游市场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特质表现,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创新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将乡村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山水资源、人文民俗资源等旅游元素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人文品质的内涵。
(二)创新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模式
为了使中郝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要创新乡村旅游宣传的营销模式,中郝峪村在推广本村旅游项目时,树立了“大市场,大营销”的营销宣传策略,积极整合社会中的政府、企业、媒体等各种资源,实现依靠社会有影响力的宣传平台,实现社会资源优势配合,达到整体营销的效果。中郝峪村在营销自己的旅游资源时,采取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联盟,与此同时还采用了“行业联合加企业联手”的大旅游宣传促销方式,中郝峪村除了借助营销平台,创新营销模式之外,自身也通过举行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相亲大会,CS比赛等活动,来进行乡村旅游品牌的树立与推广,形成景区与乡村发展建设于一体的旅游宣传推广理念。传统的营销媒体与现代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相互补充,聘请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积极通过互联网的转播特点,加大对中郝峪村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中郝峪村乡村旅游网站,随时传递乡村旅游的动态信息,利用好博山地区的网络信息平台,全面、详实得将中郝峪村的旅游资源展现在互联网上。在与企业联手宣传旅游路线时,与知名国内旅游网站联合,共同构建乡村旅游营销网络体系。
(三)创新乡村旅游“公司化”经营运作手段
中郝峪村村委决定为了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化、正规化、企业化,在2011年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目的就是通过探寻“公司运作+个体承包+村民入股”的创新经济运营模式,来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让村民经营的旅游项目走向合理规范的道路,减少相互压价带来的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全权负责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公司旗下所运营的所有旅游项目都承包给经营户,公司负责统一制定旅游消费的价格,所有游客的接待与分配由公司统一安排,经营户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升自身的接待质量,公司化运作通过科学化的运作手段,整合物力、人力资源,还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快了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旅游服务体系向乡村覆盖的进程。在乡村旅行,城市中的游客也能享受到便利贴心的服务。通过各村组织旅游合作社、合作组织,推动村与村之间,旅游资源共享,合力开发旅游产品,使乡村旅游经济从个体化,分散无序化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四)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科学定位乡村旅游市场
发展乡村旅游以发展乡村经济为前提,以农民致富为根本,乡村旅游虽然以为了接待、能周到服务游客的目的而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的提升、村规村约的制定更加制度化,但是乡村旅游绝不是为了单纯发展旅游而被动去完善乡村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中郝峪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百姓谋福利为宗旨,以改善村容村貌、民风民貌为发展旅游的落脚点。开创发展乡村旅游的新理念,以乡村旅游带动全村的综合设施环境的治理与改善,以农民的安定幸福的生活动力反过来去创造更舒适的乡村旅游环境,旅游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中郝峪村通过对旅游市场的综合分析,明晰自身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对旅游市场游客群体的准确定位,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不断向前发展,奠定了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结语:山东博山区中郝峪村是众多乡村旅游村庄中发展较为成功的典型之一,在经过了长期的旅游经营的探索之中,中郝峪村也曾经经历了经营的失败与如何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成功途径的困惑,但最终通过乡村旅游理念的创新,公司运作经营方式的创新、营销宣传模式的创新以及对当地特色资源整合的创新等途径,赢得了旅游消费群体的认可与极佳的口碑。“创新”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唯有“创新”在乡村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政府、旅游公司、民众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适应市场,最终占领市场,于此同时在创新之中,乡村经济才能稳步前行,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更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中郝峪村乡村旅游发展缩影的描述,中国乡村旅游的大道必将是宽广的,虽然会有磕绊,但是只要有“创新”,中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将会在旅游经济的总量中逐渐占有重要的份额。
参考文献
[1]张树民.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阅读期刊:旅游科学
《旅游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研究专业期刊,由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双月刊,每年6期,双月末出版。本刊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术内涵和朴实的编辑风格,注重旅游理论与应用研究,反映学术动态,关注行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