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

“互联网+农业”时代农业类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摘要:农业专业人才的发展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而对于当下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基于需求的培养策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此,分析“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旨在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人才;需求分析

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辽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刊物。为了突出期刊特色,凝练学科方向,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教育研究》从2009年起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本刊将紧密围绕教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组发稿件,开展讨论与交流,以推动教育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转变。自上世纪至今,我国农业经历了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农业合作运动三次全面改,由此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无论是技术、机械和还是产量,我国农业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于农业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1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这一行动计划,自此中国“互联网+”时代到来[2]。在此背景下,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利用网络手段,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网络影响,实现农业朝着标准化、自动化、现代化发展,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3]。目前,“互联网+农业”主要以以下几种模式运行:一是智慧农业模式,二是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

  1.1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主要依托于物联网技术,推进精细化农业。利用GPS技术、红外感应技术、RFID(射频识别)扫描技术等,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精准农业生产辅助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实时分析,实时监控,实现全面掌控[4]。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APP的广泛化、普遍化、大众化给传统农业提供接口,使农业生产信息化、互联化,例如微信的使用,“农商一号”、“智慧农业”等农业APP的产生,帮助了农民获取更多的农业知识,促进农业行业交流,打造更加完善健全的农业系统。目前智慧农业的模式还比较单一化,主要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且研究深度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5-6]。而对于这一方面的农业人才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所以智慧农业对于人才专业化,技术化的要求,使智慧农业尚不能普遍化。

  1.2农业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络营销模式趋于规模化,系统结构生态化,加之“互联网+农业”全新发展模式的开启,农产品销售打破传统营销模式,走向电子商务化,推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三只松鼠、菜管家等式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典型电表[7]。而此类典型农产品电子商务尚属于货物流通平台的一种,除需要具备良好的农业知识,还要求具备熟练的网络技术、掌控市场动态、具备销售方面经验。但目前为止,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基本上是知识结构比较欠缺的普通农民或者是农业知识比较欠缺的网络技术人员。无法将农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及营销经验融合在一起,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且电子商务推广平台标准不一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进展尚处于发展阶段。

  近年来,新兴电商不断涌现,移动与社交相结合的微商成为电商及品牌竞相布局的渠道之一。尤其是基于微信平台的朋友圈等个人微商直接将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源头联系起来,家庭农场模式对中国农业发展有深刻的意义。家庭农场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能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微商、电商的影响力早已不可忽视[8]。

  1.3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的系统性转型。从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出发,主要包括环节融合和链条融合,是一个难度大且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程。要求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实现两者的逐步、可持续、共赢性的融合,而这就要求培养多技能综合型农业专业人才[9]。

  2“互联网+农业”时代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首先,“互联网+农业”时代农业专业人才要具备三农情怀,要懂农业、爱农村、敬农民。认清农业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农业;培养乡土情怀,能更好地扎根农村;对农民心存敬意,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

  其次,根据“互联网+农业”目前发展现状分析,农业专业人才除了要求应具备传统农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和网络营销等,这是“互联网+农业”时代发展下农业专业人才发展的必要前提[10]。而碎片化信息和大数据时代下能够帮助农业人才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给农业现代生产、管理化带来便捷。那么怎样合理、有效的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这就要求农业专业人才要学会对各类海量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等科学处理,并做出合理、正确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

  再次,还应具备“互联网+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技术合理应用于“互联网+农业”融合的各个环节当中。且技能只停留在应用技术领域还是不夠的,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维护新工具、新设备的能力,例如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专业人才不仅要会使用无人机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还应掌握设备维护等技术,以便保证农业生产、管理、销售过程等工作效率和顺利实施。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要推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模式,就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拥有科学探索能力和敏锐市场洞察力,关注国家政策和农业市场变化,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跟上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保障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知识不落伍、形式不掉队、技术不后退。

  3互联网+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探索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是要培育精通农艺技术、热爱农村、敬爱农民的现代农业专业人才,将“三农”观念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二是提高农业专业人才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并提高人才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三是提高农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专业人才动手能力,保障“做-学”一体的有效实施,真正意义上培养以生产实践为起点的技术技能型农业专业人才。四是增加创新创业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具备引领和带动作用,以带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新农业产业链的形成[11]。农业专业人才双创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新型农业产业链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农业时代背景下,农业专业人才具有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我国,此类人才有着较为明显的缺口。而且当农业人才知识结构层次和能力对于当前形式下农业的发展有着较强的不适应性,所以“互联网+农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基于这样的现状,在分析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有效的培养策略,实现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对于满足“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