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课前以微课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课堂中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课后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师生交往中用开放性情构建主体性理念下的现代师生关系四方面论述了基于主体性教育理念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念;中学;化学教学
主体性是现代性的主要表征之一,与之相应的主体性教育也是教育现代性的主要表征之一。我国主体性教育以研究教学主体为开端,经过教育主体性研究进入教育主体间性的研究[1]。结合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从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层面界定主体性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的特征。主体性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性人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课前以微课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大脑中都有自己对知识的初步认识,课堂上最后所获取的内容是依据原有知识建构而成的,即每个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前大脑中都有基础,不同的认识基础产生不同学习效果。化学学科具有宏观物质和微观结构形结合的特征,一些抽象的原理、微观的结构等内容,需要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认知一些重要的前概念知识。所以化学课前,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知识准备的环节即预习。预习的方式有查阅文献、看参考书等方式,其中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互动性、短小精准、信息量大、方式灵活等特点,利用微课学习一些前概念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奠定主体性教育的第一步。例如,“盐的水解”一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原理类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设置一个短视频,播放生活中被蜜蜂蜇伤后,涂肥皂水可以减轻疼痛感的做法。依据短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蜜蜂分泌的毒液呈什么性? ②肥皂水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中和毒液?③肥皂水为什么会显示一定的酸碱性,为什么存在化学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盐的水解实质。此微课从生活情景导入,从宏观到微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独立的学习意识。
二、课堂中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有了学习的独立性,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是主动性的基础,主动性是独立性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为创造性打下良好基础,共同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积极主动地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例如,“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中探究金属钠物理化学性质的经典实验,如图 1 所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金属钠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然后展开讨论,进行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收集资料进行验证。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教材中需要改进的实验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实验方案操作简单,钠块的游动轨迹、形状变化及水变红的现象十分明显,但是仅从钠块四处游动并伴有嘶嘶声难以证明产生气体且为氢气[2]。教师通过教科书中的问题和疑点激励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探究,激励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主体性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利用注射器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在此过程中即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课后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
化学知识具有种类多、知识点散、抽象微观的特点,其中还有很多的实验和深奥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果教师课后倾向于留大量而单一的记忆性、计算性的书面作业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困惑或厌烦,甚至导致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抵触甚至反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作业。第一,化学实验的实践作业,这些实践性作业一般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完成。如学习完“酸碱指示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试纸测定家庭中水果、饮料等食品的酸碱性;学完灭火的原理,让学生利用家里的白醋和碳酸氢钠设计灭火器。第二,化学知识思维导图作业,中学化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分散在各章节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让零散的知识穿线成串,形成知识网络。相同的知识点能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不同学生也能做出不同的化学作业,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体现他们的创造性。第三,化学生活作业,化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例如,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空气中的污染物成分;还可以让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含磷的洗衣粉不能用,漂白过的馒头为什么有毒?高质量完成多样化的作业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探究创造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
总之,主体性教育是教育现代性的主要表征之一,且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精髓,及时将其贯穿于化学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之上,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育球,主体性教育的三重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后形而上学主体性教育内涵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3-6..
[2] 刘玉荣,王阳.钠与水反应的改进实验综述及新设计[J].化学教学, 2018,381(12):77-82.
[3] 刘梦华,主体间性视域下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学研究,2018(2): 36-41.
基于主体性教育理念的中学化学教学相关参考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