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一篇职业教育论文,主要讲述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和新改革管理措施制度应用等等。本文选自:《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面向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科研机构,全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办刊宗旨为开展职业教育学术理论与应用研究,推广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坚持专业指导与信息服务相结合。
摘要:在考试方式上,可以放宽开卷考试的尺度,允许学生带与考试相关的课外资料入场,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特别是对一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要给予充分鼓励,引导学生将精力转到分析和解决问题上来。在考试内容方面,要尽量减少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安排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性问题或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反复、认真分析回答。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应用,高职教学,职业教育论文
一、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1.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龙头。美国大专院校将创新视为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塑造美国创意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以创新为主体的研究中心;二是大专院校授予学位或证书的创新教育;三是大专院校开设创新课程;四是大专院校开设将创新融入各科教学的课程。”我国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团于2010年3月到澳大利亚学习培训后发表的文章《以先进职教理念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发展》提到:“职业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我们的所有课程、实训、教学、培养等,都应回归到能力本位上来。”上述理念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经验之谈,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借鉴理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相关政策,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教育理念。
2.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鲁昕副部长说:“校企合作不过关,国家示范校将被摘牌。”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指出:“我们要把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予以重视。如果说促进均衡发展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推进校企合作则是当前推动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校企合作之所以要有高度的认识,一个标志性的理念在于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特色之处,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
3.称职的高职师资队伍,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导。目前,我国高职绝大多数专职教师是来自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虽然学历层次不同,但传统高等教育的内涵仍然束缚着他们的思想,使得高职教育在相当程度和范围内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内涵,而反映高职特色的教育内容较少涉及。现实中,高职教师需要达到“四师型”要求(理论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技能教学模式、职业指导—职业市场趋势指导、科学研究—专业理论、技能趋势研究)。然而,我国目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出了“双师型”要求,且达到“双师型”要求的也并不多。因此,提高高职师资队伍水平,达到“四师型”要求势在必行。
4.充足的学生创新经费,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创新经费。不要说是学生,就是教师进行创新研究也很难获得一定的费用。以笔者所在的国家示范院校为例,科研奖励制度明文规定:发表一篇核心论文奖励3分(每分相当于150元);获得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3分。 这让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创新研究的过程很难堪:一方面要求创新成果,另一方面限制财政支出。诸多教师只好自筹资金解决科研问题,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应付评职称,很少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思考。面对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没有相应的条件和环境、经费支持,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5.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目前,高职教学管理体制滞后,明显带有计划管理的色彩,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关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链接上的断裂和管理内容的缺失,使得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教学管理制度之外,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个性”难以得到协调发展。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落后,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实践考核环节学生蒙混过关,卷面考试仍然是考核、评价优劣的主要形式。
6.强劲的自主创新群体,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主体。没有高职学生自主创新群体的积极参与,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好的环境和条件,再称职的高职教师,再充足的创新经费,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难以实现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在查阅高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资料的过程中,几乎难以看到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介绍,多是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介绍。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在各个行业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主要通过“市场、技术、生产、产品”表现出来。因此,要在尊重高职学生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在上述领域培养其强劲的创新动力。
二、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1.提升高职教育理念、践行高职创新教育。高职创新教育指高职创新校企合作教育环境下,紧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动态需求标准,强化学生“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深刻性、多路性、预见性、跨越性”等方面的思维和训练,全面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个性”协调发展的过程。践行高职创新教育,一要创新校企合作环境。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在“企业大课堂,学校大市场”的氛围内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毕业生到职业人的“零对接”。二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高职创新教育是适应动态市场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教育,其教育方式、方法、内容要围着市场转,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三要强化学生“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深刻性、多路性、预见性、跨越性”等方面的思维和训练。高职学生要通过训练达到跨越性思考的素质要求,在实践中超出现实改进工作。
2.锤炼高职师资队伍、提供创新教育资源。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新理念,新方法、新见解,实践中能有新创举、新发现,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高职教师要主动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深入生产一线实践,掌握现代企业的最新管理方法,增强自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探索高职教育和学生成才规律,在创新实践中提升自我,感染学生,树立榜样。高职教师应该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等核心方面进行创新;具有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能力、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总结与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活动创新的能力。同时,要建立高职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责任和考核机制,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任务作为教师业绩的指标之一,促使教师取消功利和惰性心理,主动履行全过程、全方位、全面育人职责,演绎好学生不同学习形式中的多重角色。
3.增加高职经费投入、奠定创新物质基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此外,践行校企深度合作是解决高职教育经费不足的有效办法。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低成本的实验或科研成果转化、相关人才培训、施工人员的使用、校企资源的统一调动等都能为高职院校带来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使企业获得相对更大的利润。
4.改进教学管理制度、适应创新教育需求。“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内容及教学管理过程等方面。教学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以劳动技能的形成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尤其如此。”高职教学管理一要创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教学始终;二要改进教学管理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三要改革教学管理内容,设计柔性化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实施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的“仿真”“师徒”“探究”“实习”“工学交替”“辩论”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建立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四要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结合,采用导师制、师徒制,积极发展与本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为产、学、研、转创造条件。还要建立高职教学管理的横向联系,有步骤地进行师生交流及学术互访,加快校际学分互认过程。
5.营造创新学习环境、 形成自主创新团队。一要开拓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第二课堂”和以参与校外具体实践为中心的“第三课堂”,打造以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组合的创新能力链,充分挖掘学生的心智活动潜能,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思考、互动、认知、领悟、迁移等学习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将规划、设计转化为成果的实践能力。二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自主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思维活跃,善动脑筋,能够正确认识、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三要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团队。产、学、研、转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对团队合作的要求较高。高职院校要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形成自主创新团队。四要逐渐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采用即学即训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组织现场教学,提前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要强化毕业实习管理,努力使毕业实习实效最大化。要将实验、实习、实训贯穿高职实践教学始终。要创造学生参与感兴趣课题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