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期刊问答

如何提升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

  作者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因此,分析作者群数据、深层次把握作者群情况对于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作者群为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其次,依据作者群数据,可以构建科技期刊的核心作者数据库。核心作者是提升科技期刊学术竞争力和品牌建设的重要资源。培养和稳定核心作者群,使他们成为期刊的忠实粉丝,为期刊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稿件,对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显著成效。最后,通过分析作者的基本情况,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情况,为制定学科的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1作者群分析的意义及方法

  作者群分类

  科技期刊的作者主要是该期刊所属学科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包括已有作者和潜在作者。以笔者所在的《分析测试学报》为例,《分析测试学报》是分析测试领域的化学类核心期刊,作者遍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分析测试中心以及制药、化工、药检、食检等部门。按照单位,可将作者分为:高等院校作者;科研院所作者;分析测试中心、检验检疫等技术服务单位作者。综合年龄、资历、学术层次和科研经验等方面,又可将作者分为:专家作者,此类作者在学科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一般有自己的稳定而优秀的科研队伍,课题组的论文产出量大且质量高,是科技期刊高层次论文的重要来源;核心骨干型作者,这类作者一般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学科和技术骨干,多为中青年,年富力强、干劲足,有较高的学术成果,论文量较多、质较高,是科技期刊的主要论文来源和生力军;成长型作者,这类作者一般是在读研究生、科研院所新人以及技术服务单位的一线人员,为了学业或自身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发表论文需求,但所撰写的论文质量有待提高,是科技期刊编辑需要重点扶持和培养的群体。不同类型的作者特点各异,编辑需要依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作者群的构建和管理,选择相应的策略来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群分析的数据统计要素

  分析作者群,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统计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统计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即作者的基本情况和作者发表论文的评价指标。作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单位、省份等;所发表论文的评价指标则包括作者的总发文量、年度发文量、被引次数、下载次数等学术评价数据。

  作者群数据的获得途径

  利用期刊网页的统计功能可以进行作者信息的分层统计和分析[9]。例如,《分析测试学报》的采编系统自带了统计分析和用户管理等模块,其中统计分析模块下的作者统计功能可以按照性别、单位、专业、学历、地区等不同检索词统计分析作者群数据;用户管理模块下的作者管理功能可以检索作者以及查询和分析作者的详细信息,除了作者的基本信息外,还可以查询到作者的投稿统计、稿件状态和处理历史等具体信息。此外,利用中国知网、Elsevier等中文、英文的期刊数据库也可进行作者信息的检索和统计。以中国知网为例,在“期刊”模块下,进入“检索”或“高级检索”项,以期刊名为检索词,可查询到该期刊在中国知网上的所有发表文章,按照“作者”进行分组浏览,即可显示出以发文量为指标的作者姓名排序;以期刊名和作者名为检索词,则可查询到该作者在该期刊发表的所有论文及其发表年份、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等数据。

  2作者群的构建与管理

  作者群的构建

  科技期刊的作者主要集中在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单位,因此编辑应着重从上述单位和部门发现和培养作者,进而对作者群进行构建以及有效地加以管理[10]。互联网时代,编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进行作者的信息检索[11]。维普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作者的基本信息及其发表论文的学术评价指标。编辑对这些数据结果进行细致研究,可以挖掘出丰富和有效的作者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另外,在单位或机构的主页上也能进行有效的作者信息检索。例如,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为目标进行检索,首先进入中山大学主页,找到化学学院的页面,点击“师资队伍”会显示出化学学院的师资列表,进一步点击某一教师的姓名,则会显示该教师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科研方向等详细信息。这种方式检索到的信息比较全面,且具有很高的真实性。科技期刊的编辑一般都接受过该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在校学习期间的老师、同学中不乏专业内的行家,他们或者已有所建树、成果颇丰,或者刚刚起步,尚是一颗科研新星,但都是科技期刊珍贵的作者资源。另外,科技期刊大多是由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主办,因此编辑的同事中也有一线的科研技术人员,他们发表论文的需求也不容忽视。编辑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关系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话、发邮件、QQ、微信、面谈等方式与他们保持紧密联系,将期刊的发展情况、最新动态以及每期的期刊内容推介给他们,及时了解和跟踪他们的科研动态,适时向他们约稿。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是专家学者进行成果展示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此类学术交流平台一般会聚集该学科领域的拔尖专家。编辑要“走出去”,有目的地参加学术活动,发现和结交一批具有一定水准的作者。编委和审稿专家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把关定向,他们在学科领域内已有一定建树,并且熟悉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人才情况。因此,编辑要虚心、诚恳地向他们请教,采用发邮件、打电话等方式让他们推荐一些作者。2.1.5在同行期刊中发掘同行科技期刊之间的作者群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参考性。因此,编辑应在工作之余细心研读同行期刊,从同行期刊的编委名单、每期文章等信息中发现优质作者,再进一步针对目标作者的详细信息进行搜索和统计整理。

  作者群的管理之道

  构建作者群后,编辑只有对其进行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出作者群的作用,进而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首先,编辑应该建立作者群信息库,录入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省份、城市、通信方式、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发表论文的学术评价指标等详细信息。其次,科技期刊的作者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编辑要对作者群信息库进行维护和更新。深层次分析作者的全部信息,并对作者的专业特长和写作能力等情况加以备注;根据作者的来稿质量,区分专家作者、核心骨干型作者和成长型作者;按照研究方向和学术领域对作者群进行分类;随时发现新作者,扩充作者群信息库。最后,编辑还要与作者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联系[12]。除了日常在学术和稿件方面的交流之外,编辑也要通过邮件、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作者联系,每逢佳节寄送电子贺卡,送上节日问候,了解其科研动态和进展情况,使作者切实感受到编辑对他们的关怀,获得作者的信任和支持,进而争取到他们的投稿。

  2017年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