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品质服务 符合规范 安全放心

点击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

对退耕还林成果如何巩固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退耕还林成果揭示了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林业论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实施了近15年,在陈仓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紧密配合,坚持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到实处,让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深深地扎根于三秦大地广大百姓的心中。

  1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绩

  1.1退耕还林基本情况

  十多年来,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陈仓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333hm2,工程涉及18个镇,251个行政村,3万多户群众。截至2012年,已向群从兑现补助资金9205.56万元,为全区12.4万农民群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凤阁岭镇建河村、毛家庄村,坪头镇的焦了庄村、大坪村,拓石镇的通洞村、石家滩村依托工程,建成了花椒专业村;新街镇官村建起了核桃园示范基地;天王镇关尔下村、坪头镇安坪崛起为板栗产业专业村,区内一村一品的格局全面成形。

  1.2退耕还林效益

  1.2.1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该工程,区内西山八镇花椒、核桃年收入达亿元以上。仅工程支撑下的干杂果产业收入一项,就促进退耕户人均增收达千元以上。

  1.2.2社会效益

  一是劳动配置逐趋优化。退耕后,山区群众从传统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大批的农民兄弟走出大山,加入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洪流中,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支新型大军。外出务工农民由退耕还林前的三万余人增加到现在的17.17万人,年创收达8.4亿元,全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680元,大大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1.2.3生态效益

  仅造林一项,实现了全区增绿13333hm2,域内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由原来的阴、暗、黄、尘转变为绿、清、明、净,森林覆盖率比退耕还林前提高近5个百分点,极大的改善了区域社会和生产生活环境。造林绿化巩固了小流域治理效果,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大幅下降,特别是原来每年土壤侵蚀模数达4000t/km2的县功、新街等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已下降至2000t/km2,约10km2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效益极为明显。

  2存在问题和潜在矛盾

  十多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成绩和效益不断彰显,但新的矛盾和问题也相继出现。解决退耕区群众长远生计问题日趋紧迫,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及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研究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今后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的当务之急。

  (1)荒山造林保存率亟需提高。原退耕荒山造林补贴标准为50元/667㎡。但荒山造林地多数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作业难度大,加之近年物价上涨、工费时骤升,50元标准的造林补贴已难以调动农户造林积极性,补植工作也无法提高质量,荒山造林保存率呈严重下降趋势。

  (2)退耕经济林抚育难度逐年增大。农户栽植经济林或经济兼用林积极性高,造林比例相对较大,抚育作务劳动力需求较大,而强壮劳力又大部外出务工,收获季节缺少劳力,使得果实不能及时收回晾晒入仓;也没有统一规范的经济农协组织进行管理和销售,导致市场混乱、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出现了丰产不丰收、效益低下的现象,影响了部分群众的积极性。

  (3)退耕还林配套产业培育投入相对较弱。本地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投入不足,没有及时培育起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农产品多数仍然以原始方式销售,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上不去,广大林农得不到更多的经济实惠,造成大力度退耕、小幅度受益的不良局面。

  (4)技术服务相对滞后。退耕区经济林作务水平低,施肥、修剪、防虫、抚育滞后,果实质量不高,产量受自然影响大。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先进科学的修剪作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抚育工作缺乏必须的劳动力。

  (5)管护质量有待提高。退耕不还林、复耕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强壮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二是部分村整体移民搬迁,退耕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无暇顾及;三是政策补助标准较低,群众对管护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影响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

  (6)工程管理缺乏必要的投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范围广、地块零散、管理成本相对较高,但工程规划和执行中未列入相应的管理经费,从而影响了管理投入和管理者的积极性。

  3建议

  3.1提高补贴标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翻了几番,物价指数不断增长。我区劳动者工资平均每天从十几元增加到平均每天百元以上,原退耕地每年140元/667㎡、管护费20元/667㎡的标准,已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应适时调整,加以提高,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巩固。

  3.2加大荒山造林投入,提高生态建设工作水平

  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初期效果的确不够理想,投入不足导致造林保存率普遍不高,出现了生态建设的“欠账”现象,部分地块经多年补植仍未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成活率低于41%,背离了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的宗旨。重新规划、加大荒山造林投入、提高荒山造林保存率,这些应成为国家改订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3.3弥补经费投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退耕还林无工作经费保障,地方财力紧张,配套资金难以解决。近年来,“一折通”制度影响了退耕还林资金的安全使用,但工程管理仍无工作经费支持,这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后期应充分认真考虑管理投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进行。

  3.4分散管护效率不高,管护制度有待改进

  现行管护工作以户为主,但多数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管护、抚育切实存在困难,以镇、村为单位,以专业管护队伍为核心,农户集中抚育为辅助的管护制度的建立已势在必行。集中有限财力,专业化护林,将更有利于提高管护质量巩固成果。

  3.5加大配套投入,强化科技支撑

  制订政策,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引进并建立公司带动、农户为主、订单生产的新型经济林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群众退耕致富。同时,依托基地化生产,引进经济林发展新科技、新技术,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单产和附加值,

  参考文献:

  [1]林德荣,支玲.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问题研究——基于退耕农户机会成本视角的动态博弈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阅读期刊: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月刊)创刊于1966年,是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由国家林业局主管,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林业机械学会、中国林学会林业机械分会、国家木工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填“免费获取指南”获得《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您前面已有人填单

相关推荐
EI推荐
SSCI推荐